继续接着上篇讲:
04 扎根你的产品和行业,坚持积累和沉淀
在两天的时间里,我有意无意问那些已经Soho多年的小伙伴,如何寻找和建立自己的成熟的供应链。
得到的回复都是积累而来,沉淀来的。因为有了几个老的供应商,后面老的供应商会推荐新的供应商。告诉我当你在这个行业久了的话,用心积累,你就会有很多的供应链。
05 好奇心的重要性,好奇是打开双方沟通的钥匙
做外贸业务的,一定要培养建立起自己随时随地的敏感度和好奇心。
特别是在外贸业务开发过程的前期,你的好奇心非常重要。
因为有好奇心,你会就有疑问,有疑问,你就想一探清楚,在一探清楚的过程中你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和切入点。
而正是这些新的发现和切入点,以此作为与陌生客户的破冰,会让对方觉得你是有备而来。
在那次活动中,我对每一个人都很好奇心。
对方是做什么产品和行业的,现在的身份是怎样的,如果是老板的话,一年的业绩怎样?如果是Soho,Soho又做了几年,是否已经有了团队,做业务环节中最擅长的是哪一块,有什么心得和诀窍可以分享给我吗?如果是Soho同阶段,那更好了,有更多可以聊的话题了。怎样开始有自己做Soho的想法和契机的?现在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加入其他的一些外贸付费圈子和自我学习提升的渠道?
所有与外贸相关的话题都可以聊。
有没有试想过,把这样一个活动当作外贸业务员用来开发客户的一个活动,你有想过怎样做吗?应该要怎么做?
06 争取机会,主动表现,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机会主动靠向你
周六的下午,活动开始后的第一位发言者,居然来自一个00后小姑娘。作为年龄最小,第一个发言,丝毫不怯场,敢说敢秀敢”卖”(现场反向招聘&向各位老板自荐),应该没有人不对这个小姑娘印象深刻。以至于后来都Cue她00后。
00后真的与90后,80后很不一样。
去年00后霸气炒掉老板的热搜不知道有没有人印象深刻。幽默地让人一笑的同时让人不禁深思,未来公司的人才在哪里,该如何招?
网络上说,以后的时代,没有打工者,没有员工,只有老板,只有合伙人。
我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个案例,95后不懂英语不懂外贸,只有多年的国内销售经验就去外贸创业了,而且还能拿下一个有实力的客户并赚到钱。如果你不是亲眼看见亲耳听说你都不会相信。
敢说这是不知者无畏吗?
相比于很多90后,80后,甚至70后,当想要迈开创业的第一步时,那种犹豫,那种踌躇和迷茫,那种纠结,没有几年也有几个月。
但95后甚至00后,越是个人能力出色,有强烈个人特征的95后和00后,越是难搞的千里马。
甚至我觉得,我们这一代80后的外贸创业者,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在未来几年并不是你的这一代老外贸同行了,有可能打败你超越你的正是比你年轻的那一代。
当你还在犹豫要不要买海关数据时,这些年轻的一代外贸创业的开始就是上高速了,各种挖掘工具插件用的很溜,短视频和直播,直接每天换着花样抢夺客人眼球的注意力了。
07 百闻不如一见,面对面见面的意义是什么
这次活动中,大朋跟我分享了一个Idea。大意就是发视频给客户,并争取和客户线下见面的机会。
这两点建议我印象深刻。
有几位小伙伴是之前我们加过微信并有过几次沟通的。
小芳和我之前共同知道另外一个小伙伴,因为业务上的问题我们还打过电话互相请教过;
Leo之前给我打了两次电话,每次电话我们都讲了一个多小时,电话里他知道我想要创业,给了我很多他的建议和指导,也分享过其他有用的信息给我;
王威小伙伴,几乎我的每一条贴子都有点赞,偶尔还会留言互动下…..
而我之前也想着,尽量借着这次机会跟这几位小伙伴认识下,说上几句话。
网络上相谈甚欢的人,远不如线下见上一面交谈一下聊的立体和印象深刻。
周五的时候,我与门徒微信群的一个小伙伴同住一个房间,我们聊了很多。当聊了很多后,我问了她一个问题:
我说你是不是那种从小到大都是人生比较顺遂的人?
她回复我基本上是的,如果高考考得不好算是一个挫折和打击的话,那她的打击就只是高考没有发挥好。
那一刻,我突然很佩服自己的这种识人能力,对比自己,忽然也觉得很心酸。
这次活动中仅有的几位交谈过的人,我都有清晰的印象,之前那些在微信上沟通过的人,脑海里有自己的猜测印象,最后也一一验证大差不差。
我越来越相信一句话,你是什么样的人,最后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每一言每一语每一个行动,都在彰显你实际本质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由心生,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所以更应该让自己成为那种言行如一的人,让自己尽量处于那种正能量里,少接触负面的能量和磁场,因为这些不好的东西会坏了自己的”脸”。
08 要学会讲故事 做的好不如卖的好,卖得好离不开讲得好
周六早上的小聚,相信在座的人都对那位非遗传承人的手艺和故事印象深刻。
明明技术很好,产品很独特,却偏偏卖不出去。
她的作品最后被用在国外大的海洋馆里,她的作品曾经被人民日报报道宣传;
她的背后是50000个农村女性闲散劳动力的靠山;
好不容易接到的订单,历经种种做成交货了,却担忧和迷茫下一个客户不知道在哪里。
她从接单到做货到出货到最后产品被应用的场景,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写成一个故事,但她不会做;
她讲完自己的经历后,在座的几位前辈都建议她要学会讲故事,要学会包装和展现自己,有这么大的背书和社会价值,这不正是老外所喜欢的吗?
这个时代已经是网络5G时代了,到处都是你发声和展现自己的机会,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做外贸业务,但凡是销售,你就得通过故事思维去成交。
卖货不就是卖自己吗?货可以同质化很高,不值钱,但人值钱,因为你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存在的。
9 Soho如何寻找供应链
这次活动中,很幸运遇见到大鹏跟我分享的如何去寻找供应链,并说到如果我有需要他可以帮我一个小忙导到数据来。
我感激并不是他提出愿意自己去做这样一个小事,而是告诉了我一个很宝贵的搜寻供应商的思路,以及如何做海外市场的调查思路。
这两点是我自己以前并不具备的,他作为一个12年的Soho,以自己过去实际的业务经历分享的这两点,对我初创阶段来说非常珍贵。
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少走很多弯路。
10.产品或商业模式的更新迭代
今年年初,付费加入的几个外贸圈子,陆续看到对方有在更新自己今年的服务模式或产品或新的业务调整方向。
任何的产品和商业模式都是需要更新迭代升级的,如果只是固守旧的那个产品和生意模式,老用户的留存率,新用户的新增体量,都会明显地受限。
试想自己的行业和产品,是不是又是相同的道理呢?
过程中,甚至想象到了一个idea,一个公司或品牌,做到什么程度才有资格像苹果或小米那样,每年有固定的新品发布会,创始人或老板向所有人宣讲这些新品的亮点和背后的故事。
外贸行业里的公司是否有可能实现在国内召集国外的客户集中参加这个新品发布会?又或是是否有可能在国外参展期间,在当租用一个酒店会议室,将自己合作的老客户邀请到这个新品发布会里,又或是将展会当成一个邀请的平台,向所有参加这个展会并到自己展位上的潜在客户来一次集中展现?
这样的事,并不是没有人做过。
欣赏的那位外贸前辈将欧洲各国的合作伙伴召集在一起过来开Party,一定程度上不就是个新品发布会吗?
新品发布会是你将自己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差异化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大声告知你用户或客户的最好时机。
11. 外贸业务里如何深度绑定供应链的配合和信任
周六早上的聚会里,有位做国际站的小伙伴分享自己是如何赋能供应商的。
她是做贸易的,她讲到自己在客户面前并不隐瞒自己是贸易的身份,也从不把自己在客户面前定义为供应商,而是合作伙伴;她提到自己并不担心供应商和自己竞争抢客户;相反因为自己擅长数据分析和平台打造,还会帮供应商去指导如何打造平台。
相信贸易做到这个份儿上,应该很让人羡慕吧。
可我觉得,越这样做就越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正因为你愿意提供客户最需要的帮忙,同时还能保证有订单下给工厂,这样又卖又送的客户对于工厂来说应该不多吧。所以更不会为了牺牲这样的客户而选择其他的客户,甚至自己跳过客户去联系终端买家。
我之前只是知道要像对待客户一样对待自己的供应商,但并没有具体的思路要怎么做。只是之前有大概想过要不要自己帮工厂做一个视频介绍,做一份专业的中英文公司介绍和产品目录;但也并没有真正去做这样一件事。(现在想想,未尝不可去尝试下)
这个小伙伴做的终端客户有Walmart和Costco,所以是不是又颠覆了很多Soho的认知,仅有着三年外贸创业经验的国内贸易公司居然能光明正大以贸易商的身份与国外知名连锁商超客户合作。
相关推荐: 亚马逊listing文案这样写,排名更靠前!——如何平衡多加词和行文简洁之间的矛盾
厦门商城系统开发 之前有提到文案撰写的原则以及原则的实战案例。但具体的工作是复杂的,当原则之间发生冲突应当如何平衡呢? 我们再来看个案例。 产品链接:https://www.amazon.com/dp/B09C5RG6KV 产品图片: 图片来源:亚马逊 第一步…
码刀科技(www.lekshop.cn)是国内知名企业级电商平台提供商,为企业级商家提供最佳的电商平台搭建(多种模式电商平台搭建:B2B/B2B2C/B2C/O2O/新零售/跨境等)、平台管理系统开发及互联网采购解决方案服务, 联系客服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