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2003年10月,非典疫情过后的首个“十一”黄金周,携程平台上的机票订单成交量同比增长200%。随后在2004年,全国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创历史新高,11亿国内出游人数创造了4711亿元的总收入。当然,旅游业只是观察疫情对于消费影响的一个小窗口,不过,也能从中感受到当年“解禁”后的喜悦。
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在消费旺季春节档突如其来爆发,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在经过半个多月的封闭隔离式生活后,疫情结束后要做什么,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偷偷在心里列清单:究竟是人生苦短,活在当下;还是节衣缩食“补窟窿”?
疫情如何影响商业?
基于各大创始人们来自一线的声音以及我们的初步思考,一个结论是,疫情对商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物理上的政策和心理上的影响带来的。
思考疫情对商业的影响,逻辑上要看两件事:一是疫情改变了哪些行为,二是疫情改变了哪些心理。至于疫情影响到底是短期还是中长期,这取决于疫情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是短期的,还是持续性的。
疫情带来的短期困境与影响
短期来看,目前疫情对行业的影响程度如下:线下服务行业>线下零售行业>线上零售行业>线上的其他行业。
线下服务行业是眼下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
眼下受到重创的是那些产生聚集类行为的线下服务业,比如大家都已经看到的餐饮业。餐饮是我们投得相对较少的,我们拿其他相对熟悉的行业来分析。
对于有些刚性需求,即便短期受影响,总量最终不会少。因为,存量会延期兑现,甚至会带来增量。
对于很多非刚需类的服务,短期内疫情会给它们带来不可恢复的影响。从理性的角度,这是创始人重新审视业务发展新方向的时间点。
短期内,线下零售受到的影响大于线上零售
刚需类零售短期受到影响,疫情过后会报复性反弹,可以恢复大半,甚至会激发新的需求。(因为受到就业与收入影响而消失的需求除外。)
消费理念、方式、渠道会发生变化
重大疫情会引发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疫情过后,人们会更加关注健康消费,特别是对食物的选择会更加谨慎。
疫情会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短时间看,外出就餐、聚集消费等一些消费场景会大量减少,疫情将会对餐饮行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一段时间家庭消费、在家里吃将会是很多人的主要选择。
收入阶段性减少会影响疫情后的消费
据交通运输部信息:受疫情影响,1月25日—2月14日,全国共发送旅客2.83亿人次、日均1348万人次,同比分别下降82.3%。预计今年春运40天客流将同比下降45%。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的节后复工也不理想,大多企业在50%-70%左右。
由此,疫情会影响到一部分消费群体一段时间的收入,特别是上半年的收入,至少是一季度的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近日,个别餐饮企业推出了降半薪阶段性应急措施。
并且目前很多家庭、特别是年轻家庭背负较大的负债。收入的减少,消费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供给也需要一个恢复过程
目前看,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秩序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整体秩序的恢复。物流的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一些企业复工后面临三缺:缺人员、缺物流、缺原材料。
面对消费可能发生的改变,企业还需要逐步调整相应的商品、渠道、营销策略,去适应和满足变化了的消费需求。
小金额消费将强势反弹在疫情后,对于所有金额小的消费都一定会有非常强势的反弹,即使是非必需品——从一周一杯奶茶“报复”成一周三五杯难度不大,从一个月一次火锅“报复”到一个月吃上三五顿也基本无压力,至于小金额的必需品就更不用说了。毕竟被压抑了几个月的社交和娱乐需求,需要被释放。
疫情一定会过去,但之后的经济如何发展,是否能够再现一个繁荣的市场环境,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消费者的信心在其中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疫情当前,每个人都会抗击疫情有着坚定的信心,毕竟我们有着抗击 SARS 的成功经验,但是作为消费者的信心如何保证,是每个市场参与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了。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心理,毕竟只有对未来有信心,人们才愿意掏钱,甚至花未来的钱。
“从1万元本金到月销售额达百万美金,我在跨境行业收获了自信与成长,踩过无数的坑,经历过无数的挫折,但我对这个行业仍然保持最初的热衷。”——广州泰得亿创始人邓先生 从无到有,机缘在一次聚会中产生。记得大概在2010年华强北同学聚会时,发现跨境电商行业商机后,开始…
码刀科技(www.lekshop.cn)是国内知名企业级电商平台提供商,为企业级商家提供最佳的电商平台搭建(多种模式电商平台搭建:B2B/B2B2C/B2C/O2O/新零售/跨境等)、平台管理系统开发及互联网采购解决方案服务, 联系客服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