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海外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青睐、互联网支付越发便利,消费者线上独立站 购物行为逐渐增多,这同时让独立站欺诈风险随之上升。
从简单的帐户盗用(ATO)欺诈、睡眠账户的突然活跃、账户盗用后的倒买倒卖,到滥用“货物未收到”索赔政策,跨境电商的订单诈骗手段超乎想象。
目前跨境电商独立站有哪些欺诈风险?作为卖家如何防欺诈?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跨境电商独立站领域防欺诈的那些事。
一:三大类欺诈风险
-信用卡盗刷
信用卡是许多海外消费者的独立站支付方式首选,而许多信用卡发卡行出于对消费者的保护,一旦信用卡遭到盗刷且消费者进行拒付申诉,相应的金额需由卖家赔付。
这是最常见的跨境电商独立站订单欺诈,也给广大卖家造成了大量损失,特别是高单价产品,不仅发了货给欺诈团伙,更是要再进行二次赔付,可谓是“货财两空”。
-优惠券滥用
卖家通常会在旺季投入大量的广告将消费者吸引到跨境电商独立站上消费。原是为了获取新客,而一些欺诈分子择机钻空,通过注册大量虚拟帐号领取优惠券、薅羊毛,用极低的价格买到商品后再进行转卖,通过差价进行获利。
-帐号盗用
许多全球知名品牌一旦发生信息泄漏事件,伴随而来的可能是数百万个帐号信息的非法变现。这些信息往往都流向了一个法外之地:信息交易暗网。不法分子通过暗网上的帐号信息交易,将得手后的帐号利用机器人、软件等技术手段在不同独立站上尝试登陆。一旦成功进入,帐号里的绑定卡、积分等线上资产将面临重大威胁,卖家也将会面临投诉风险。
二:如何防范欺诈
以上列举的风险只是冰山一角。为了解决欺诈问题,一部分 DTC 品牌往往会成立风控部门,通过人工审单或设立风控规则进行风险防御。也有的 DTC 品牌会依赖支付通道自有风控工具,又或者是银行的 3DS 校验进行订单审核。
不得不说这样的风控方式在品牌发展早期有一定成效。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人工审核或风控规则的设定是主观且滞后的,而欺诈分子的手段千变万化,防不胜防;利用支付通道风控或者 3DS 作为防欺诈工具,确实能很大程度阻止欺诈订单,但由于“过度保护”,品牌独立站在拒绝掉恶意诈骗团伙的同时也往往会导致对一部分合法消费者的“误伤”。
研究表明,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的在线消费者增长了200%。当消费者第一次在某品牌独立站购物时,他们的交易被网站传统风控方式拒绝的概率是老消费者的5-7倍。更糟糕的是,这些被拒绝的消费者中,有40%不会再回头购买,商家将永久流失他们的终身价值。
所以对卖家来说,防欺诈的关键点在于“精准”——既能防范风险,又能尽可能地批准独立站合法消费者。
(来源:跨境必知bineans)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LEKSHOP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来源:跨境必知bineans)
厦门商城系统开发 2021年9月,一个远在西非的国家几内亚发生政变。可能大多数人都未曾想到,这样一个发生在远离地缘政治中心国家身上的变更,同样也能够对世界的产业格局产生影响。 而这个产业,就是铁矿开采。 几内亚坐拥全球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未开发铁矿——西芒杜铁…
码刀科技(www.lekshop.cn)是国内知名企业级电商平台提供商,为企业级商家提供最佳的电商平台搭建(多种模式电商平台搭建:B2B/B2B2C/B2C/O2O/新零售/跨境等)、平台管理系统开发及互联网采购解决方案服务, 联系客服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