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KSHOP讯)5月23日,有消息称,阿里将大规模裁员,裁员板块涉及淘天集团、菜鸟、本地生活、云智能集团、大文娱;其中淘宝天猫产业裁员25%;阿里云智能裁员7%等等。目前,仅阿里云方面回应称,系正常的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在刚拆分各子集团后,阿里“闪电式”裁员为哪般?
观点一:降本增效 自我调整应对
从财报数据看,截至2023年3月底,阿里的员工总数为23.5万人,比2022年底减少4524人;比2022年3月底的25.49万人,减少19725人。
LEKSHOP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阿里裁员是企业人员优化、节约成本的常规手段,重在降本增效,裁员的对象或包括绩效不达标的,财富自由的“躺平者”、技能落后者等。在政策及市场环境影响的影响下,互联网行业进入微利时代,阿里的裁员也是通过自我调整来应对外部环境。
观点二:业绩承压 基盘被“蚕食”
2023财年业绩,阿里营收增速仅为2%,而淘宝天猫所属的中国零售商业收同比下降2%。LEKSHOP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从近年来的财报数据来看,淘宝天猫的GMV增长略显乏力,虽然一季度有所回升,但是吸引流量的能力在分散,增长也会继续承压。淘宝天猫可谓阿里的基本盘,基盘的萎缩对于阿里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另外,阿里本地生活一季度营收增速放缓,亏损依旧。LEKSHOP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尽管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营收占比稳定,但依旧是阿里亏损最为严重的板块。且尽管亏损在不断收窄,但一直依靠的是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改善以及运营效率提升,此举短期内难以实现利润的正向增长。
“除了零售商业、本地生活,阿里其他业务板块的业绩也在承压。在这样的情况下,阿里势必做出改革来促进业绩的增量。”莫岱青补充道。
观点三:流量被瓜分 竞争激烈
莫岱青认为,阿里1+6+N组织变革后,面对的竞争压力会更大。以往通过电商业务“输血”,拆分后独立发展,需要形成“造血”能力。同时阿里面对多方“围剿”,既有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传统电商,也要面对来自新势力电商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的挑战。
据数据显示,去年抖音电商GMV为1.5万亿,快手电商交易额为9012亿,视频号为500亿,可谓发展迅速。莫岱青表示,加上各主播跨平台直播增多,对于阿里来说也存在流量的流失,这也倒逼其紧迫起来。
观点四:互联网企业“去肥增瘦”或成常态
莫岱青认为,互联网行业已经开始主动刹车,疫情放开以来,各大互联网公司选择维稳,节约成本的同时,需找新的增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网企业的发展更侧重“去肥增瘦”。
据LEKSHOP不完全统计,除了阿里巴巴,2021年至今已有数十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传出裁员消息,其中包括互联网大厂如亚马逊、腾讯、新浪、京东、字节跳动、百度、滴滴、B站、Shopee等;电商企业有唯品会、苏宁易购、十荟团、美菜网、瓜子二手车、玩物得志、蘑菇街、有赞、叮咚买菜等;在线旅游企业携程、马蜂窝、去哪儿、途家等;在线教育公司清北网校、学而思、大力教育、高途、掌门教育、豌豆思维等;其他企业还有哈啰出行、Shopee、vipkid、水滴、宜信等。
LEKSHOP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LEKSHOP“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www.lekshop.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相关推荐: Temu出海仅用一个多月时间霸榜美区,它能成为第二个拼多多吗?
拼多多正在加码出海业务,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首站进军美国市场后,仅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就已经成为受欢迎程度仅次于亚马逊的购物APP,势头凶猛。Temu采用了什么策略这么短时间获得这样的霸屏率?它的出现会是跨境商家新的蓝海吗? Q:拼多多Temu有多火爆?…
码刀科技(www.lekshop.cn)是国内知名企业级电商平台提供商,为企业级商家提供最佳的电商平台搭建(多种模式电商平台搭建:B2B/B2B2C/B2C/O2O/新零售/跨境等)、平台管理系统开发及互联网采购解决方案服务, 联系客服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