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KSHOP讯)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手段,日益得到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供应链金融是立足于产业供应链运营,基于供应链参与各方之间所产生的交易、物流等业务和信息,形成供应链信用,据此为供应链运营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全面资金融通服务的创新性业务。自从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以来,供应链金融成为国家政策推动的方向以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抓手。2020年人民银行联合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提出通过打造“物的信用”和“数据的信用”助推产业链升级。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2022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这些政策的发布推动了供应链金融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发展,极大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供应链金融面临着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只有破茧蝶变,才能真正使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成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有力支撑。 供应链金融发展成效和挑战 供应链金融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政府政策的带动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据银保监会统计,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不断加大(见表1),2019年为43万亿元,2020年为56万亿元,2021年为72万亿元,2022年前两个季度为42万亿元。其二,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本逐步降低。我国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逐期下降。2018年全年为7.34%;2019年全年为6.7%,较2018年下降0.64%;2020全年为5.88%,较2019年下降0.82%;2021年全面为5.69%,较2020年下降0.19%;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35%,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其三,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供应链金融发展需要多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根据行使职能不同,可将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参与者分为八大类:核心企业、 链属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物流服务商、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科技公司、基础设施服务商、政府职能部门及行业组织。从目前发展态势看,这些机构均积极发挥着相应的作用。一方面,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帮助解决其链属企业的运营资金,金融机构则将供应链金融视为机构发展的重要方向,努力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中坚力量。比如推行企业集团现金管理、供应链动态支付折扣、 供应链电商支付结算等非信贷业务,都离不开银行在账户体系、资金托管和网络支付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互联网金融”支持实体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基础支撑。例如电子账户、大小额支付、网络支付、数字货币、电子票据、电子信用证、电子保函等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功能或工具;央行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征信中心、中登、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 Read More »【金融研究】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破局